新增11条城际市域铁路,10多条地铁线路有变,开行成德眉资公交化运营班列,重组东部新区轨道网络,推行不同制式轨道运行票制互通、安检互信、资源共享……
6月9日,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了解到,该局日前公布《成都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(公告版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对外征求公众意见,征求意见结束日期为2020年6月24日。
成都市民出行将更加便利!记者注意到,《规划》涉及地铁、大铁、市域铁路等领域,尤其是,《规划》提出,拟将新增10多条线路,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结合城市发展方向进行优化调整,强化对东部新区等重点发展区域的支撑作用。
重组东部新区轨道网络
拟新增10多条线路
记者注意到,成都东部新区是本次规划的重点之一。《规划》提出,将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结合城市发展方向进行优化调整,强化对东部新区等重点发展区域的支撑作用。
此次规划中,对于东部新区轨道网络将进行重组。根据《规划》,远期拟增加S4、R5-R6、Y3、K3线,取消14号线、24号线;新增R3线和其余10条普线。其中,S4线为市域铁路,西与17号线连接,东达淮洲新城;R5-R6、Y3线为东部新区简州新城、简阳城区的内部线路;K3线主要围绕东部新区天府奥体公园核心区呈U字形走向。
在推动城市功能中心建设方面,《规划》提出,拟延伸10号线强化天府锦城中心的辐射;延伸20号线、11号线、优化22号线,支撑东安湖中心;优化S12线服务港区中心;优化15、17、21号线,支撑杨柳湖中心;优化26号线、15号线、16号线服务省级重大功能区;优化26号线服务天府中央商务区、天府新站中心;优化9号线走向支撑大面中心;优化海都路站点位置服务香城中心。
此外,拟延伸27号线,新增27号线支线,支撑大港区一体化联系;优化28、26、12、17、11、20、23、14号线,精准服务产业功能区,延伸25号线服务欧洲产业城,优化16号线、新增25号线支线服务南部文创组团;拟优化29、17、15、21、20、11、26、16号线服务商圈及三城三都。
扩大半小时通勤圈
新增11条城际市域铁路
为更强支撑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,扩大半小时通勤圈辐射范围,《规划》中提出,将优先利用现有轨道线网开行成德眉资公交化运营班列, 提升运输能力。
同时,将新增11条城际市域铁路。其中,眉山方向,拟规划新增S13线、S5线(含支线)、S2线等3条线,实现中心城区与眉山城区、仁寿片区的直达联系;德阳方向拟规划新增S1、S2(含支线)、S10、S11、S12等5 条线,保证中心城区与东部新城都能与德阳城区、凯州新城实现直达联系;资阳方向拟规划新增S3、S14、S17等3条线,实现东部区域三大新城与资阳互联互通。
此外,拟综合形成多层级轨道交通网, 其中,成德拟形成“5大铁+2公交化运营线路+5市域铁路”,成眉拟形成“3大铁+2公交化运营线路+3市域铁路”的运行模式,成资拟形成“3大铁+2公交化运营线路+3市域铁路”的运行模式,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供支撑。
“多铁融合”来了
乘客实现“零换乘” 转换
构建“多铁融合”的枢纽交通网,是此次规划中的一大亮点,这意味着一卡通乘高铁、地铁、市域铁路将成为现实,同时,多种交通方式间的换乘也将更加快速、高效。
《规划》提出,构建“多铁融合”的枢纽交通网,拟增强不同层级轨道网络之间的智能融合转换。将大铁站点公交化改造与城市轨道站点建设进行空间整合,构建“多铁融合”的轨道枢纽体系,实现干线铁路与城市轨道可在空间上实现“零换乘” 转换。铁路公交化运营站点改造根据地铁站点建设时序分为,地铁站点局部调整车站、在建地铁线预留工程车站、规划地铁预留接口车站。
此外,《规划》提出,还将通过构建自动化设备数据采集与协调控制系统、乘客智能服务引导系统、列车自动控制系统,增强不同层级轨道网络之间的智能融合转换。还将通过推行不同制式轨道运行票制互通、安检互信、资源共享,实现不同层级轨道网络之间的运营融合。
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闫宇恒